Guangdo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tion Co., Ltd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文章详情

环保专员:建设项目常见环保手续办理顺序

2025-03-20 09:57:47 行业资讯

建设项目常见环保手续办理顺序:项目初步设计 → 环评编制及审批 →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申请排污许可证 → 环保设施调试 → 自主验收 → 正式投产。




01


项目初步设计


阶段定位:项目开工前

核心任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完成包含环保设施的技术方案设计,明确污染治理工艺、设备选型及布局。

法规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建设项目需配套环保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关键输出:环保专篇、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0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阶段定位:项目开工前

核心任务:纳入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目录的项目,要编制环评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取得环评批复文件。

法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关键节点:环评批复是后续排污许可、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


03


环境应急预案


阶段定位:环评获批后、项目投产前

核心任务:根据项目环境风险特征编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措施;并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回执。

法规依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制定的环境应急预案或者修订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要求,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受理部门备案。”

操作要点:应急预案需与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章节衔接。


04


排污许可证


阶段定位:环评获批后、环保设施调试前

核心任务:依据环评批复及技术规范,提交排污许可申请材料;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明确污染物种类、浓度、总量及管理要求。

法规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排污单位如果存在无证或未按证排污情形的,均要受到依法查处。

特别说明:调试阶段若涉及排污,需持证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内容需与环评批复一致。


05


环保设施调试


阶段定位:项目建设完成后、正式投产前

核心任务:对环保设施进行单机试车、联动调试,验证处理效率;监测污染物排放数据,确保符合许可证要求。

法规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确保调试期间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等相关管理规定。”


06


环保设施自主验收


阶段定位:调试完成后、正式投产前

核心任务:企业组织专家成立验收组,核查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及合规性;编制验收报告并公示,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验收重点:污染物达标排放;环评及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环境应急预案完备性。

注意事项: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法规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07


关键逻辑解析


环评前置性:环评是项目合法化的起点,其结论直接影响排污许可证的核发条件。

排污许可刚性约束:无证不得排污,调试阶段亦需持证。

应急预案时效性:备案虽可在调试期间完成,但必须早于投产,确保风险可控。

验收终局性:自主验收是项目由建设转向运营的最终环保合规确认节点。






转自:环保荟萃


声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