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提出“统筹优化环评分级分类管理”和“显著提升源头预防体系整体效力”等方面的改革总体思路。表示将选取部分省份开展三种类型试点,本文重点从三种类型试点分析环评行业将面临的挑战。
地市层面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该类试点主要任务是在试点地市(区)探索取消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制定试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引,探索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优化配置,探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建设项目选址的指导服务,加强排污许可和执法监管。
这类试点意味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等宏观性源头预防得到加强,行业环境准入清单的作用充分发挥,项目环评业务量将急剧萎缩,环评机构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园区层面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该类试点除了上述任务外还承担“强化排污许可提前服务管理,保障对试点行业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的承接与补位”。
如果说地市层面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是探索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在环境准入方面功能的替代,那么在园区层面试点可能就是探索排污许可对项目环评在污染防治措施方面功能的替代。根据试点成效,分区管控、规划环评等宏观性源头预防或将发挥更重要功能,项目环评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环评文件标准化编制、智能化辅助审批试点。该类试点主要任务是探索环评文件编制和审批智能化,完成环评的数智化转型。
这类试点意味着,环评从业者将面临失业风险,大型环评机构将转入环评预测模型和参数体系的研究,小型环评机构将转型或被市场淘汰,普通项目环评文件将一键智能化生成,对环评机构及技术人员的依赖性降低。